發布時間:2025-08-01 來源:全國農技中心病蟲害測報處 瀏覽次數:509
全國農技中心病蟲害測報處
2025-08-01
509
結合今年北方馬鈴薯晚疫病田間菌源量、馬鈴薯品種抗病性和天氣條件等因素進行分析研判。從發生區域看,預計馬鈴薯晚疫病在西北、華北、東北主產區總體中等發生,黑龍江中西部、甘肅中東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內蒙古中東部等馬鈴薯產區偏重以上流行風險高,發生面積554萬畝。從病害流行盛期看,東北地區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西北、華北地區多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表1)。
1 大部產區田間見病早,病情略輕于上年同期
6月份以來,黑龍江佳木斯、甘肅隴南、山西大同、河北承德、吉林長春和延邊、陜西榆林等地陸續查見中心病株。與去年相比,除吉林、陜西分別偏晚4天和2天外,黑龍江、河北、山西、吉林、甘肅等產區偏早1~6天,寧夏、內蒙古尚未查見中心病株。與常年相比,大部產區偏早3~18天。
受前期高溫干旱天氣影響,目前田間病情整體較輕,山西、河北、陜西、甘肅、黑龍江、吉林6省馬鈴薯晚疫病發生面積15.23萬畝,同比減少7%,但比2022—2024年同期平均值高8%。大部產區發病較輕,平均病株率0.1%~1.5%,總體略輕于去年同期;但河北、陜西略重于去年同期,其中,河北平均病株率1%,去年同期尚未見病,陜西平均病株率1.47%,高于上年同期的0.09%。部分地區發病較重,黑龍江平均病株率達10.5%,黑龍江牡丹江、吉林延邊最高病株率分別為75%、10%。
另據馬鈴薯晚疫病實時監測預警系統監測,甘肅、內蒙古、黑龍江等省(區)共有416個監測點發生3代1次以上侵染,占所有監測點數量的58.8%,比去年同期減少7.6個百分點。
2 馬鈴薯品種抗性不強,易感病生育期長
今年西北、東北、華北8省(區)馬鈴薯感病品種仍有種植,河北、黑龍江面積比例分別為61%和50%,其他產區10%~30%。大部產區抗性品種面積比例雖有提高,但規模種植區品種比較單一,有利于病害流行。目前,大部產區馬鈴薯正處于易感病的現蕾期至花期,由于各地播期不整齊,馬鈴薯易感病期拉長,花期遇多雨天氣的概率增加,病害流行風險加大。
3 天氣條件有利于病害流行
據國家氣象部門預報,7~8月份,北方大部產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華北、內蒙古中東部、東北、西北東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河北、山西、內蒙古中東部大部、吉林大部、陜西北部等地偏多2~5成。未來10天(7月18~27日),華北北部和東部、東北大部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有利于馬鈴薯晚疫病侵染與擴展流行。
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流行性病害,遇適宜氣象條件暴發流行性強。今年北方馬鈴薯產區花期預計降雨量明顯偏多,有關省份要高度重視,認真做好田間監測調查,及時準確預報預警,及早發現發病中心,指導科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