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影院电视剧在线观看全集免费,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观看,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下载

首頁 藥檢系統 新聞動態 信息公開 服務大廳 專題欄目 數據中心 數字平臺 農藥科學與管理

玉米中后期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

發布時間:2025-08-01 來源:全國農技中心病蟲害測報處 瀏覽次數:921

全國農技中心病蟲害測報處 2025-08-01 921

       根據目前病蟲發生基數、玉米長勢和栽培管理措施,結合未來天氣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蟲害總體中等至偏重發生,其中,草地貪夜蛾、棉鈴蟲、粘蟲、甜菜夜蛾等遷飛性害蟲對玉米生產威脅大,大斑病、南方銹病、穗腐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區偏重發生;危害盛期7月下旬至9月中旬。

1  發生趨勢

       預計2025年全國玉米中后期病蟲害發生8.8億畝次,發生程度接近去年,其中,蟲害發生6.0億畝次,病害發生2.8億畝次。

       草地貪夜蛾主要危害西南、華南、江南夏播和秋播玉米,云南、廣西、廣東等周年繁殖區偏重發生,江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偏輕至中等發生,黃淮、西北局部地區偏輕發生,華北點片發生,中后期發生2,000萬畝。

       三代和四代棉鈴蟲在黃淮海、東北局部、西北局部地區偏重發生,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塊發生風險高,中后期發生8,000萬畝。

       三代粘蟲總體中等發生,在黃淮、華北和東北局部田塊會出現高密度危害;中后期發生3,000萬畝。

       玉米螟在華北、西南大部地區偏輕發生;黃淮、東北局部中等發生,二代、三代累計發生2.1億畝次。

       甜菜夜蛾除危害玉米外,也危害大豆、花生、棉花、甘薯等作物,在黃淮海地區偏重發生;中后期發生面積4,000萬畝。

       大斑病在東北局部偏重發生,黃淮海、西南地區中等發生;中后期發生7,000萬畝。

       南方銹病在黃淮海地區總體中等發生,臺風登陸地區不排除偏重以上流行的可能;中后期發生5,000萬畝。

       穗腐病在黃淮海、東北、西南、西北等各玉米產區發生普遍,大部中等發生,局部穗部害蟲發生嚴重區域可達偏重發生;中后期發生面積4,000萬畝。

       小斑病在黃淮、西南大部中等發生;中后期發生3,600萬畝。

       褐斑病在黃淮海地區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中后期發生3,000萬畝。

       灰斑病在東北地區、西南地區中等發生;中后期發生3,000萬畝。

       此外,雙斑螢葉甲、葉螨、蚜蟲以及莖腐病、彎孢葉斑病、紋枯病、北方炭疽病、白斑病等病蟲害也將造成一定為害。

2  預報依據

2.1  粘蟲、棉鈴蟲、甜菜夜蛾等害蟲基數偏高

       截至7月17日,草地貪夜蛾在西南、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和西北18個省份、538個縣區發生1,911萬畝,同比減少39個縣區、124萬畝。當前發生仍以長江以南為主,總體程度輕于近年同期;經防控,大部地區蟲量在百株10頭的防治指標以下,但云南瀘水、耿馬、廣南、臨翔、芒市、騰沖、隴川、瀾滄,廣東高州、惠陽區,四川萬源等地百株蟲量超過50頭。

       截至7月17日,二代粘蟲在西北、黃淮、華北、東北和西南等地發生2,027萬畝,比2022—2024年發生面積平均值增加80%;發生程度略重于上年和常年,黑龍江、吉林、遼寧局部出現高密度集中危害,超過防治指標面積10萬畝,局部最高百株蟲量超過100頭。目前,二代粘蟲危害已基本結束,各地殘蟲量大多低于1頭/m2。各地監測點近期二代成蟲量仍未出現突增,蛾峰晚于去年同期。

       6月~7月上旬,棉鈴蟲在華北和東北局部玉米田、大豆、花生田偏重發生。其中,河北玉米田一般百株蟲量2~6頭,平山最高11頭;遼寧大連普蘭店大豆田危害株率在15%左右,花生田百株蟲量7~8頭。目前,二代危害基本結束,但局部大發生田塊存在一定殘蟲量。

       甜菜夜蛾在黃淮海地區局部重發,一般百株蟲量1~8頭,河北局部地塊蟲量偏高,玉米田最高150頭/百株,大豆田最高90頭/百株,花生田最高28頭/穴,高于上年同期。

       玉米螟一代幼蟲平均百株蟲量,主產區大部百株蟲量10頭以下,局地最高80頭,被害株率5%以下。

       進入7月份降水增多,玉米大斑病、褐斑病等葉部病害開始陸續發生,玉米大斑病平均病株率1%~3%、最高14%,褐斑病病株率3%以下。

2.2  玉米生育期和種植方式適宜病蟲發生

       玉米大面積連片種植,且采取免耕淺耕、密植、秸稈還田等栽培措施,利于菌源蟲源積累和發生。目前,北方春玉米多處于喇叭口期至抽雄期,黃淮海等地夏玉米多處于拔節期,不同生育期玉米交錯種植,適宜草地貪夜蛾種群繁殖和輾轉為害。玉米種植密度加大,中后期植株高大、田間郁閉程度高,有利于南方銹病、大斑病、褐斑病等流行性病害發生,部分管理粗放、雜草多的地塊利于粘蟲產卵為害。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有利于棉鈴蟲、甜菜夜蛾、葉螨、雙斑螢葉甲等多食性害蟲轉移為害。

2.3  氣象條件對大部地區玉米病蟲發生有利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盛夏(7~8月),東北地區中南部、內蒙古中西部、華北、黃淮東部、江南東部、華南、西北地區東北部、新疆南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有利于草地貪夜蛾、粘蟲等遷飛性害蟲和流行性病害發生;新疆大部、西北地區東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降水偏少2~5成,對棉鈴蟲、雙斑螢葉甲、葉螨、蚜蟲等喜旱性害蟲發生危害有利。8月,預計有2~3個臺風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臺風強度接近常年,影響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有1個臺風影響長江以北地區,有利于南方銹病在長江以南地區的流行以及北上傳入黃淮海玉米主產區。


相關內容 更多>>

回到頂部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