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聯接“新”與“質”,本源始于創新之中,意義立于質量之中,其作用不僅表現于市場規則的基礎性,還反映在時代進步的引領性。標準引領,是一個國家步入高質量發展、參與高質量競爭的重要標志。農藥學科和農藥產業的發展同樣需要建立和完善標準體系,筆者查詢了相關標準平臺和公告(數據截至2024.10.18),統計分析了農藥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主要包括與農藥直接相關的農藥生產、登記、流通、使用、檢測、安全、其
2025-07-04
1近5年我國新農藥登記產品情況2020~2024年,我國共批準登記了45個新農藥,49種新有效成分,85個新農藥產品,其中35種有效成分是原藥或母藥與制劑同時申請登記的。其中,2020年登記6個,2021年登記21個(有效成分23個),2022年沒有登記,2023年登記10個,2024年登記8個(有效成分10個)(表1)。從2025年新農藥的登記情況看,已取得6種新農藥登記,包括1種植物源農藥和5
近幾年,農藥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從生產領域到經營、零售領域,都可謂是硝煙彌漫。競爭是市場經濟乃至人類社會的常態,無法避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對待競爭、采取什么方式應對競爭、追求怎么樣的競爭結果?也即競爭思維問題。打贏競爭是所有參與競爭者共同的追求,但追求只是追求,把追求變成現實,必須有正確的認知和扎實的準備,也即要有正確的競爭思維和競爭戰略的落地?!胺蛭磻鸲鴱R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
農藥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對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端牢十四億人民的“飯碗”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回顧過去,農藥產業經歷了從零起步、由弱向強的艱辛歷程。面對當下,農藥在發揮支撐保障作用的同時,也面臨著社會認同不夠甚至污名化的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展望未來,要通過科技賦能、調整結構、專業服務、創新科普和強化監管等手段,推動農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昨天:農藥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
2025-06-30
2024年11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離開許可營業場所銷售農藥行為定性問題的函》,明確離開營業場所銷售農藥的,應當認定為未取得農藥經營許可證經營農藥。該文件屬于對《農藥管理條例》的立法解釋。一些農藥生產經營者看到此解釋后震驚了。他們反映,許多公司將此作為創新經營服務模式的重要方式,鼓勵業務人員帶農藥深入鄉村銷售,同時對使用者進行技術服務指導,竟無意中成了違規經營。也有不少農藥生產企業、經營者
2025-06-25
農藥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投入品,是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保障。一旦使用不當,將對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人畜健康、生態環境安全帶來巨大風險。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農藥管理工作,相繼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維護舌
農藥登記作為農藥管理的重要關口,承擔著平衡糧食安全保障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使命。2024年我國農藥登記管理工作在政策法規、數字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進展,農藥登記產品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優化,與此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對2024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進行梳理與分析,以期為了解我國農藥登記情況、特點以及管理與服務提供參考。1 我國農藥登記情況2024年農業農村部共公布2個農藥登記公告(第771
2024年12月OECDGLP工作組發布了第25個系列文件“OECD關于良好實驗室規范和信息安全的立場文件”(OECDPositionPaperonGoodLaboratoryPracticeandITSecurity),對于OECDGLP體系中計算機系統的信息技術安全管理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農藥登記試驗是遵循OECDGLP重要領域之一。就我國而言,農藥登記試驗涉及產品化學、藥效、毒理學、殘留及環
2025-06-24
2020年6月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69號公告,對僅限出口農藥產品登記有關事項做出了規定,《關于農業農村部第269號公告有關情況說明的函》對269號公告有關內容又做出了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依據269號公告,申請僅限出口農藥產品登記應取得境外農藥登記或為境外農藥產品供應商。本文分析了2021年至2024年10月取得僅限出口農藥登記的產品信息,以期為了解和認識我國農藥出口情況提供幫助。1 登
日本農藥管理工作始于1948年7月1日,源于日本國會第82號法令頒布的《農藥管理法》。歷經70年的發展,期間修改10多次,最新修訂《農藥管理法》頒布于2018年第53號法令。該法令宗旨是不僅關注農藥效果和藥害,而且關注農藥環境、人畜健康等安全性重大問題,確保日本國家有害生物的防控,保障農作物的產量,保護水質、土壤、農作物等不受污染,保證人畜及其生活環境的安全。現就日本《農藥管理法》研究的重點內容,
網站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